師資混編,雙向賦能——中銳網絡攜手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共建藍獅網絡學院
近日,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的2019級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的4位學生以優異的競賽成果,被當地的渠道聘為網絡安全工程師;另外,還有若干名該專業的學生,成功入職多家企業的運維與技術支持崗位。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進程中,大學生就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就業困境,面臨諸如就業面窄、就業成本高、薪資待遇低等困境。在如此背景下,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學生還能輕松找到對口且滿意的工作崗位,對學院之后的就業方向,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電氣與信息工程系的主任孫光明教授滿意地說道:“這也是我校積極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結出的碩果,也說明了我們學院培養的產業后備人才的道路是正確的,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肯定與認可。"
融合協同,共建中銳藍獅學院
近年來,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依托交通行業,秉承“服務河北、服務交通、創新務實”的理念,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為原則,重點打造了一批支撐交通企業發展的“行業一流、省內先進、國內領先”的實訓設施,學院的電氣與信息工程系攜手中銳網絡,共建師資混編的現代學徒制的藍獅學院,建成中銳網絡與信息安全創新工坊,總建筑面積200平方米,設備總價值進300萬元,充分滿足專業課的教學和實訓需求。
在中銳網絡與信息安全創新工坊上課的學生,使用校企共建共享的成套網絡設備,進行真實的網絡工程項目實訓,模擬真實的網絡應用場景,實現從家庭網絡、企業辦公網、電信的廣域網、網絡安全、IP語音、無線局域網等網絡場景搭建,適應新時代對IT信息化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工程師駐校教研教學,融通崗課賽證
學院的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在中銳網絡與信息安全創新工坊建設合作的基礎上,還與中銳網絡開展深度合作,工程師可以作為外聘老師,入駐校園,手把手參與學生教學工作,采用智慧職教、學習通等教學平臺,使用創新工坊中的網絡實訓室的真實設備,進行深入淺出的網絡專業課程教學實踐。
此外,創新工坊通過引入中銳網絡的“教學云”與“實訓云”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實現遠程網絡實驗教學,學生在宿舍和圖書館中也可以開展實驗。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銳網絡的“教學云”與“實訓云”平臺更完美解決了在疫情期間學生線上真實實訓的難題,讓學生能夠直接使用和企業一樣的工程實訓資源,提前感受企業工作環境。
校企師資混編,互促共進
針對專業核心課程的交付難度,中銳網絡和學院的電氣與信息工程系都進行了積極地準備,外聘教師入校駐場,和校內教師一起,攜手交付專業核心課程的項目實訓,共同輔導學生深入學習主流網絡技術。
此外,企業的工程師也和學校的教師一起完成網絡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資源開發任務,在課程中引入企業的工程項目,幫助教師熟悉企業的網絡工程項目的真實安裝、調試、維護過程,實現專業教師隊伍成長。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河北省重點建設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始建于1956年,是交通部在全國最早創辦的六所公路工程院校之一。2002年5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名沿用至今。據2020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684.2畝,圖書館藏書近70萬冊,有招生專業51個,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共有6系3個教學部1個分院。學院共有教職工550人,專任教師495人,博士36人、碩士242人。